设备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专题】大庆全市综合利用秸秆454万吨
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根据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国科发政[2009]269号),以及《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暂行规定》(国科发计[2008]338号)等文件的规定,由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培育)联盟批准成立了“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联字[2015]064号)(简称“秸秆联盟”),并由秸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秸秆控股”)担任理事长单位,秸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彭飞担任联盟理事长。
大庆七成秸秆变废为宝
昔日,当成柴禾一烧了之的玉米、水稻秸秆,经过机器转化直接变成肥料。在肇源县,大庆市利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企业,目前已生产“庆利民”牌有机无机复合肥1.74万吨,产品供不应求。
“仅这一家企业全年可利用农作物秸秆5200余吨。”肇源县农委副主任仇殿清表示,这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经过无害化处理,加工成肥料,“企业+养殖场+秸秆收储农户”综合利用秸秆模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凸显,正在全面推广。
秸秆变废为肥料,仅仅是我市秸秆综合利用的一个缩影。去年,全市共产生秸秆639万吨,通过“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的秸秆“五化”利用,共综合利用秸秆454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1.1%。
人勤春来早,春耕生产的日子越来越近,全市各县区春整地工作也陆续拉开大幕。据悉,去年秋收之后,我市便开始秸秆的处理工作,大部分秸秆已得到有效处理。在林甸县,秋收之后,碧野等多家企业利用秸秆掺混畜禽粪便堆沤有机肥,共利用秸秆7.8万吨。在秸秆肥料化利用过程中,我市共有195.1万亩耕地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深松灭茬还田63.4万亩,保护性耕作全量还田面积10万亩。全市秸秆肥料化利用总量195.8万吨、利用率达到30.6%。
此外,在我市还依托“两牛一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种养结合农业,扩大秸秆饲料化利用,全市秸秆饲料化利用总量达到97.8万吨;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农民烧柴利用等能源化总量122.5万吨;稻草编织利用秸秆、打包秸秆等原料化34.1万吨;作为食用菌基料、水稻育秧盘等基料化6.5万吨。
在推动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我市通过积极申报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肇源县和林甸县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项目成功获批,争取国家财政资金2000万元。此外,我市还不断加大秸秆还田机械补贴力度,加大对秸秆打包收储支持力度,加大对秸秆“五化”利用的补贴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引导农民和秸秆综合利用主体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不断拓宽秸秆利用途径,从源头减少秸秆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