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配方肥进村入户 生物防治开试点!
今年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布了“2017 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增加测土配方施肥范围,开展全程绿色防控试点等。
根据工作安排,2017年农化行业重点工作是以下几项:
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作物, 在东北和黄 淮海玉米产区、北方设施蔬菜集中产区和南菜北运基地、黄土高原和渤海湾苹果优势产区创建 200 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 总 结提炼一批可推广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测土配方施肥实施范围由粮食作物扩展到设施农业及蔬菜、果树、茶叶等经济作物。 完善农企合作机制, 在粮食主产区和园艺作物优势产区开展大范围的配方肥进村入户 。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因地制宜推广机械施肥、滴灌施肥、 水 肥一 体 化 等 高 效 施 肥技 术,提 高 肥 料 和 水 资 源 利 用效率。
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在果菜茶优势产区,选择 150 个重点县( 市) 开展全程绿色防控试点, 集成推广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以 600 个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为 平台,推进农企对接、新型经营主体与病虫专业化服务组织共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购买自 走式喷杆喷雾机等高效植保机械,推进高效药械替代。开展高效植保机械示范展示, 推广低容量喷雾、静电喷雾等先进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
推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
启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创建。统筹兼顾果菜茶生产大县和畜牧业养殖大县,在苹果、柑橘、设施蔬菜、茶叶优势产区创建 100 个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打造一批示范园区,集成推广一批技术模式,总结一批服务模式。分作物、分区域推动相关措施落实到位。
构建果菜茶绿色发展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 度,支持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创建。 整合相关项目 资金,向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倾斜, 集中使用,示范引领。加强技术指导,建立教学科研推广结合、农艺农机配套、 种植养殖匹配的实施机制,组织专家分作物制定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规范,在关键农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 络,运用遥感技 术开展动态监测,跟踪耕地质量变化情况,科学评估实施成效。
推进地膜综合利用行动
推进地膜综合利用。研究农膜使用 的总 量控制政策,探索推进东北黑土地地膜使用 量零增长计划。在西北、华北等旱作地区开展地膜回收利用补助试点。 研究制定废旧 农膜回 收管理办法, 鼓励各地建立联合监管机制, 加强对高标准地膜的生产、推广应用、回收加工等全过程监管。推广“ 5 个 1 ”( 出 台地方条例、推行地方标准、落实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综合利用项目、构建监管体系)的地膜综合利用模式。
开展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继续在13个省(市、区)选择试验示范点,开展可降解地膜和非降解地膜对比试验,构建可降解地膜评估评价标准体系,研究推进可降解地膜替代推广的扶持政策等。组织相关企业及专家开展可降解地膜工作交流,总结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经验。
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推广行动
强化技术创新。做好各类研究项目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和技术需求对接,研发推广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在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 增设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产地环境治理等岗 位。组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循环农业等创新联盟,合力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推进技术应用。 分区域、分作物总结提炼一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编制施肥指导手册集成推广,发布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在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主产区和园艺作物优势产区,推广全程承包防治服务模式,重点扶持一批管理规范、装备精良、服务高效的组织,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以源头减量、 无害处理、资源利用三个环节为 重点,组装推广“ 三基本”(畜禽粪污、秸秆、地膜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先进实用技术。加快研究编制秸秆还田、有机肥沼肥施用、地膜综合利用等标准规范。
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推广保护性耕作、农艺节水保墒、水肥一体化、喷灌、滴灌等技术,改进耕作方式,在水资源问 题严重地区,适当调整种植结构, 选育耐旱新品种。推动水肥一体化高标准示范区建设,扩大技术推广应用规模和范围。继续开展河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物联网技术在水肥一体化上的应用,开发自动控制灌溉与施肥系统。